摘要:今天,大家有被“自由女神像”震撼到吗?被闪电连劈2次的画面,堪比灾难大片!事情是这样的,近日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个自由女神像被闪电“击中”的视频,视频中闪电两次从自由女神像身后划过,画面震撼程度不输灾难电影《后天》中被冰封的女神像。...
今天,大家有被“自由女神像”震撼到吗?
被闪电连劈2次的画面,堪比灾难大片!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个自由女神像被闪电“击中”的视频,视频中闪电两次从自由女神像身后划过,画面震撼程度不输灾难电影《后天》中被冰封的女神像。
此视频一出,便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讨论,有美国网友表示“挺住自由女神!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你!”也有的表示“这是人神共愤的完美演绎!”大家各抒己见,表达对此事的看法。
咱再说回被雷击的自由女神像,这可不是第一次。自1886年落成之后,她被闪电击中的次数高达600次。
想当初,纽约摄影师杰伊·菲恩为了拍摄闪电击中女神像的照片,不惜冒着暴风雨,跑到曼哈顿的巴特利公园城守了2个小时,拍了80多张照片,才拍到一张罕见的照片。
而执着拍摄被雷击女神像的狂热背后,更多的是美国民众对女神像的喜欢和重视。
毕竟这个134岁的女神像,象征的不仅是自由和平,还有美国的辉煌、纽约的百年沧海。
自由女神像,代表着美国的荣耀。
但这个象征精神自由、为纪念美国独立运动而建造的自由女神像,却不是美国人设计的,而是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巴托尔迪设计的。
首先,自由女神像是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法美联盟的见证。
早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舰队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海上强国,严重威胁到了当时欧洲霸主法国的地位。
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美洲十三个殖民地正式向他的宗主国英国宣战。当时美洲殖民地实力弱小,军队都是由农民组成,急需法国的支持。
《独立宣言》发表后不久,70岁的富兰克林乘船前往巴黎,成功说服了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出钱出兵支持独立革命。
终于,1778年在美军萨拉托加战役胜利后,法美正式缔结同盟条约。
美军和法军的联军几乎确保了对英战争的胜利。同时,美国能够完成独立事业,英王乔治三世也是付出一定“贡献”的。
最终,法国成为第一个承认美国独立的国家。一百多年后,为了延续这份联盟友谊,一份筹备10年的大礼——自由女神像,终于从巴黎搭乘军舰开往纽约。
自由女神像局部
其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保持中立的法国将和平与自由投射到刚刚结束内战的美国。
1861年,就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正在为德意志统一大业,进行“铁血战争”之时,美国爆发了北方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的战争。
这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内战,最后以北方联邦的胜利和奴隶制的废除而结束。
当然,这场内战能够提早结束,和英法保持中立有很大关系。这要归功于林肯政府灵活务实的外交风格,从而成功地阻止了英法两国对南部同盟的外交承认。
但是英法也并没有闲着,这些老牌殖民帝国在亚洲和北美到处争夺殖民地。英法两国前脚还在加拿大玩“权利游戏”,后脚就联合起来跑到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了。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到处侵略的法国内部终于爆发了革命。靠窃取二月革命果实上台的拿破仑三世,终于自食恶果。
1870年普法战争以法国失败结束,拿破仑三世也在色当战役中被俘。投降三天后,波拿巴王朝又被巴黎人民发起的革命推翻。这又与他的叔叔拿破仑一世的命运如此相似。
推翻帝国后,在巴黎公社的领导下,法国人极其渴望和平与自由,并将这种愿望投射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1875年,法国教授拉沃拉叶提出法国为自由女神像注资,美国则提供场地并制造底座。于是,由巴托尔迪设计雕塑、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骨架的自由女神像大工程历经10年终于完成了。
初步完成的自由女神像
第一,源自法国大革命的自由平等精神传统。
设计者巴托尔迪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雕塑艺术,曾两度游说埃及总督,计划在苏伊士运河河口树立一座高耸的灯塔,造型就是古罗马“自由女神”,但最终未果。
其实,巴托尔迪之所以如此执着于自由女神,还要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为共和事业牺牲的少女在法国人心中树立的自由女神形象。
因为巴托尔迪的直接灵感就是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
《自由引导人民》
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少女手持火炬,高呼“为了共和,前进!”的口号冲向敌阵。就连法国大革命的代言人卢梭也会认同这样的民族形象吧。
第二,自由平等迎合了美国内战之后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
1885年,女神像的底座因为资金问题仍然没有完成。
美国报业大亨约瑟夫·普利策在《纽约世界报》头版社论中提出,自由女神像无处安身,对纽约市,对我们的共和国来说,是一种难以洗刷的耻辱!他吸引12万美国人参与捐款,最终完成了这一项目。
美国内战之后,尤其是奴隶制的成功废除,自由与平等开始在美国人心中发芽,特别是为后来马丁·路德·金领导的反对种族歧视运动奠定群众基础。
原来,一个地标性建筑的背后,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今日互动
关于自由女神像,你还知道哪些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