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50:03 | 浏览:1293
没有繁复的线条,颜色也只有水墨的黑白二色,这样勾勒、描绘出的大足石刻竟有了另一种大美。如果不信,那不妨到渝中区的王琦美术博物馆来一探究竟吧。
6月24日上午,由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邓建强带来的“墨知乡情——邓建强中国画作品展”在这里拉开了帷幕。
市民正在参观展览
在现场,近百幅邓建强近年来创作的水墨作品整齐亮相。大足石刻正是其中的占比最高的一个主题。“如何用水墨来传承我们的千年文明,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邓建强说,本次展览中这些有关石刻的作品也正好契合了这一主题。
24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在王琦美术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本次邓建强带来的作品既有前述提到的对大足石刻的刻画、再现,也有他描绘的家乡合川涞滩二佛寺的石刻、文峰古街等,同时还有《花鸟扇面小品》,以及《春上暖阳》这样的传统中国画经典主题作品。
展览现场
“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这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其实都是家乡题材。就是用我的笔墨来反映家乡的山山水水,包括人文、历史等等。”邓建强告诉记者,这些作品从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全方位地反映了重庆的人文、自然、历史。
《水墨大足石刻观音造像》系列之二,邓建强,中国画,240x200cm,2021年
“大足石刻和合川涞滩的二佛寺石刻是其中的重点,作品数量也是占比最大的。”邓建强表示,整个展览中,关于大足石刻的有40幅左右,而涞滩二佛寺石刻的作品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可以说,这些就是我近年来一直是探索、研究、表现以石刻文化为主的水墨作品中的精华。”邓建强说,它们也回应了自己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用水墨如何来传承千年文明。
《水墨大足石刻之千手观音》,邓建强,中国画,248x375cm,2020年
走进展厅,大家不难发现,包括石刻在内的不少作品邓建强都采用的是淡墨刻画手法。这样一来,最终呈现到大家面前的就是一种清淡的、单纯的灰色调,给人一种难得的纯净感。即便是中国画爱好者可能都很难想象画家会运用水墨语言去表现石刻题材,也正因如此本次邓建强在展览中带来的石刻系列作品,更显现出了其人文性。
与此同时,邓建强还特别提到,除了石刻主题,展览中自己近年画的山水里还包含了自己正在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反映重庆的古镇。我想用一两年时间通过作品来充分反映重庆的古镇。”邓建强说,截至目前,自己已经画了合川的涞滩古镇、铜梁的安居古镇和江津的中山古镇。这些在本次展览中也都呈现给了观众们。
邓建强格外看重本次展览,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他看来,整个展览是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向社会、向公众的一个汇报。“艺术家的作品一定要接受社会和观众的检阅。我也希望在展览中同观众、艺术家进行互动,以此来吸收营养,更好地丰富今后的艺术创作。”
据介绍,本次“墨知乡情——邓建强中国画作品展”将一直持续到7月10日。有兴趣的市民和中国画爱好者可以前往渝中区中山四路的王琦美术博物馆免费观展。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没有繁复的线条,颜色也只有水墨的黑白二色,这样勾勒、描绘出的大足石刻竟有了另一种大美。如果不信,那不妨到渝中区的王琦美术博物馆来一探究竟吧。6月24日上午,由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邓建强带来的“墨知乡情——邓建强中国画作品展
【原创】[行•拍中国-2020-21][ 世界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的艺术价值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石窟艺术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 魏晋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受印度犍陀罗和笈多式艺术的影响较为
5月1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从大足石刻研究院获悉,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大足石刻景区只开放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北山石刻夜游以及宝顶山石刻景区内的大足石刻博物馆及圣寿寺(含广大寺)等密闭场所暂不开放。根据国家文化和旅
安岳石刻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12月2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获悉,近日,两名景区解说员从安岳赶赴重庆大足区开展为期一周的业务交流学习。其背后是当地文旅部门与大足区文旅部门建立景区解说员互派互学制度,助力资阳大足携手共建
来源:中国新闻网9月17日,北京,参观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展出的释迦牟尼佛像(南宋)。当日,“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国博开展。该展展品数量共82件(套),其中,宋代至明清石质文物66件,包括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
听文物讲故事|“世界石刻艺术之瑰宝”重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背后的故事千百只手臂自崖壁上次第展开,如层浪叠涌;万般姿态的手掌,或五指平伸,或轻拈法器,似花绽放;金光灿灿的主尊观音造像盘坐莲花宝座,慧目下视,慈悲安详……2021年2月23日拍
在千手观音前跳一曲《千手观音》舞蹈,与笛女进行深情的凝望……这一刻,千年石刻似乎穿越时空,诉说着一段段被历史湮没的故事。8月11日上午,“不凡奇迹 天下大足”巨量中国大型城市推广活动在重庆市大足区启动,来自全国的50名网络达人组成“奇迹大足
春风拂面花意浓,5月的大足石刻宝顶山景区内游人络绎不绝,博物院也是很多人,走过长长的甬道,在一片生机盎然的山水中,一座庄重典雅的仿古建筑映入眼帘——大足石刻博物馆。在参观宝顶山石窟之前,很有必要到大足石刻博物馆内,对大足石刻和佛教文化艺术进
众所周知,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但需要解释的是,世界文化遗产所标注的是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和石门山五山的石刻集群,而广义的大足石刻是大足区境内所有摩崖造像的总称。驴友来足大多参观宝顶山和北山的石刻,其实除了五山的石刻,其
千百只手臂自崖壁上次第展开,如层浪叠涌;万般姿态的手掌,或五指平伸,或轻拈法器,似花绽放;金光灿灿的主尊观音造像盘坐莲花宝座,慧目下视,慈悲安详……2021年2月23日拍摄的重庆市大足区千手观音。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这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集雕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大足作为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桥头堡城市,将如何行动?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更新则是一座城市焕发活力的不
观众在欣赏南宋时期的观音坐像。(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中国日报9月17日电(记者 姜东) 2021年9月17日,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中国石窟研究界素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重庆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石窟造像群,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五山”为代表,5万余尊石窟造像演绎了石窟艺术于宋代步入晚期后的再度辉煌。1999年12月,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如今的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你知道是谁让大足石刻走向世界的吗?今晚八点,在大足区长直播带货活动中,大足区区长李步彬就将为观众们揭开谜底。第一个把大足石刻推介给世界的,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1940年1月,梁思
文图 | 老理行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度。在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老祖先留下的文物古迹、珍奇异宝可谓是蔚为大观、数不胜数。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石刻(窟)是其中最耀眼的文化瑰宝。说起中国古代石刻(窟),人们自然会想到“敦煌、龙门、云